十二本纪
十表
八书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卷六十一·伯夷列
卷六十二·管晏列
卷六十三·老子韩
卷六十四·司马穰
卷六十五·孙子吴
卷六十六·伍子胥
卷六十七·仲尼弟
卷六十八·商君列
卷六十九·苏秦列
卷七十·张仪列传
卷七十一·樗里子
卷七十二·穰侯列
卷七十三·白起王
卷七十四·孟子荀
卷七十五·孟尝君
卷七十六·平原君
卷七十七·魏公子
卷七十八·春申君
卷七十九·范雎蔡
卷八十·乐毅列传
卷八十一·廉颇蔺
卷八十二·田单列
卷八十三·鲁仲连
卷八十四·屈原贾
卷八十五·吕不韦
卷八十六·刺客列
卷八十七·李斯列
卷八十八·蒙恬列
卷八十九·张耳陈
卷九十·魏豹彭越
卷九十一·黥布列
卷九十二·淮阴侯
卷九十三·韩信卢
卷九十四·田儋列
卷九十五·樊郦滕
卷九十六·张丞相
卷九十七·郦生陆
卷九十八·傅靳蒯
卷九十九·刘敬叔
卷一百·季布栾布
卷一百一·袁盎晁
卷一百二·张释之
卷一百三·万石张
卷一百四·田叔列
卷一百五·扁鹊仓
卷一百六·吴王濞
卷一百七·魏其武
卷一百八·韩长孺
卷一百九·李将军
卷一百十·匈奴列
卷一百一十一·卫
卷一百一十二·平
卷一百一十三·南
卷一百一十四·东
卷一百一十五·朝
卷一百一十六·西
卷一百一十七·司
卷一百一十八·淮
卷一百一十九·循
卷一百二十·汲郑
卷一百二十一·儒
卷一百二十二·酷
卷一百二十三·大
卷一百二十四·游
卷一百二十五·佞
卷一百二十六·滑
卷一百二十七·日
卷一百二十八·龟
卷一百二十九·货
卷一百三十·太史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