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内容名称
篇 名

怨愤、苦痛背后的实录坚守——不容忽视的《史记》美颂艺术

中文刊名

社会科学论坛

作 者

黄晓芳;

第一责任人

黄晓芳;

来源数据库

期刊

出版单位

社会科学论坛

出版日期

2014-11-10

2014

11

机 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引 文

[1][12][汉]班固:《汉书》第2738、2735页,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2][唐]刘知几:《史通》第289页,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导读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3]陈桐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历史——简论〈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杨燕起、陈可青、赖长扬编:《历代名家评〈史记〉》第459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5][6][7][8][9][10][11][13][14][15][16][17][18][21][22][24][25][26][27][28][33][34][36]司马迁:《史记》第3312、51、2377、95、2519-2521、2031、2731、1947、437—438、2452、2649、3079-3080、2416、3319、338—339、3319、1223-1224、141、141、1027、3295、3299、3301—3316页,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9]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第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初版,1959年重印。 [20][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第3页,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23]刘毓庆:《论“雅颂”文学传统——兼论汉民族之善良意识》,载《中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4期。 [29][30]陈桐生:《史记与诗经》第228、22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汉]马融:《忠经·孝经》第30页,卢付林注译,[武汉]崇文书局2007年版。 [32]张新科:《大一统:〈史记〉十表的共同主题》,载《学术月刊》2003年第6期。 [35]张大可:《司马迁评传》第144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文关键词

《史记》;;美颂艺术;;表现方式;;实录特质;;原因

中文文摘

不囿于统治者及世俗好恶,且能超越一己怨愤,司马迁对实录进行了彻底坚守。《史记》的美颂,无畏无私,实事求是,充满正义和骨气,是实录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首篇选择示美颂、客观叙事寓美颂、他人肯定寄美颂、"太史公曰"表美颂,构成《史记》美颂艺术的表现方式。运用互见法、创体后破体,凸显《史记》美颂艺术的实录特质。先秦美颂传统的陶染、汉代美颂风尚的影响、最初创作动因的诱发,促成《史记》美颂艺术的形成。

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