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内容名称
篇 名

卢湾之弧——相关上海城市历史记忆的文化地带调查

中文刊名

公共艺术

作 者

李超;

第一责任人

李超;

来源数据库

期刊

出版单位

公共艺术

出版日期

2014-11-15

2014

06

引 文

(1)艺苑原址为西门林荫路(旧门牌19号,新门牌126号),现为西藏南路(方斜路至陆家浜路)地段。 (2)梅生《艺苑之晨》,《上海画报》1928年8月27日。 (3)《艺苑小史暨第一届美术展览会记》,“艺苑展览”专栏,《时代画报》第1期,中国美术刊行社1929年10月20日出版。 (4)(5)潘伯英《本校简史》,《教育部立案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第二十三、二十四届毕业纪念刊》,1939年2月出版。 (6)2013年9月29日,笔者在陈立栢先生陪同下,自台北至嘉义专程拜访陈重光先生。相关内容为当时采访记录所得。陈重光先生向笔者回忆:当时他们在上海的住家离学校(新华艺专)不远,在巷子里面。陈澄波去学校和回家步行即可。因此,陈澄波的上海寓所,应位于新华艺术专科学校附近,即打浦桥南堍附近,从现在的上海地理位置而言,应该在打浦路、徐家汇路附近。 (7)《上海新华艺术大学第五届毕业同学纪念册》,1928年发行。《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同学录》,为自印本,约1929年发行。《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同学录》和《上海新华艺术大学第五届毕业同学纪念册》,为嘉义市立博物馆收藏。 (8)参见由陈澄波艺术基金会提供的陈澄波素描本PD21中的相关作品,具体编号为PD21-5。

中文文摘

<正>一、两岸相关艺术资源的复合在上海城市历史记忆之中,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演变与其存在诸多不解之缘,特别是20世纪20至30年代,有诸多美术名家皆有生活于上海的历史,他们的"上海时期"里都有难以忘却的上海记忆。他们在这座重要的艺术中心都市,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历史之物和艺术之物,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上海时期艺术遗产。在以往的相关专业调查中,结果都被转化并呈现为碎片式的印象。时隔80年以后,这些重要的上海时期艺术遗产是否依然存在?其保存是否依然完好?或是零散地存在何处?——这些疑

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