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安国

孔安国,西汉鲁人,字子国,孔子十代孙。生卒年月不详。西汉经学家。
孔忠(字子贞)二子:长子孔武,次子孔安国。
孔忠之父孔腾(字子襄)。孔腾之兄孔鲋。
安国少学《诗》于申培(申公),受《尚书》于伏生(伏胜),学识渊博,擅长经学。汉武帝时任博士,后为谏大夫,官至临淮太守。是司马迁的古文经学老师(司马迁的今文经学老师是董仲舒)。据传,汉鲁恭王刘馀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较今天《尚书》多16篇,安国将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并为之作“传”,成为“尚书古文学”的开创者。今传《尚书孔氏传》,一称《孔安国尚书传》,明清学者定为后人伪托。《史记》作者司马迁研究《尧典》、《禹贡》等古文,也曾向他请教。后世尊其为先儒。

孔安国在汉武帝时曾任谏大夫,传《古文尚书》于都尉朝、司马迁、兑宽,开创了西汉《古文尚书》学派。关于孔安国所传的《古文尚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学官。”又据《汉书·儒林传》记载:“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兹多于是矣。遭巫蛊,未列于学官。安国为谏大夫,授都朝尉,而司马迁亦从问故。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滕》诸篇,多古文说。”(参见《史记·儒林列传》《汉书·艺文志》著录《尚书》,首列“古经四十六卷”,班固自注曰“为五十七篇”。这里的“古经”,即后世所称的《古文尚书》,亦称《逸书》。另据说孔安国著有《尚书孔氏传》。
《古文尚书》及《尚书孔氏传》后均佚。东晋梅赜献今存本《古文尚书》及《尚书孔氏传》,对梅赜所献;宋儒开始怀疑,经清儒考定为后人伪作。





渭南师范学院信息办暨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西安鼎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