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
世家
列传
伯夷
叔齐
管仲
晏婴
老子
孟子
庄子
申不害
韩非
司马穰苴
孙武
孙髌
吴起
伍子胥
商鞅
苏秦
苏代
张仪
陈轸
犀首
樗里子
甘茂
穰候
白起
王翦
邹忌
邹衍
淳于髡
慎到
荀卿
公孙龙
李悝
墨翟
孟尝君
平原君
虞卿
信陵君
春申君
范睢
蔡泽
乐羊
乐毅
乐乘
廉颇
蔺相如
赵奢
李牧
田单
君王后
鲁仲连
邹阳
屈原
贾生
吕不韦
李斯
赵高
蒙骜
蒙毅
张耳
张敖
魏咎
魏豹
彭越
黥布
韩信
韩王信
卢绾
田儋
田荣
樊哙
郦商
夏侯婴
灌婴
张苍
周苛
周昌
任敖
申屠嘉
郦食其
陆贾
傅宽
靳歙
周緤
刘敬
叔孙通
季布
季心
栾布
袁盎
晁错
张释之
冯唐
万石君石奋
卫绾
直不疑
周文
田叔
扁鹊
淳于意
吴王刘濞
武安侯田鼢
灌夫
韩安国
李广
卫青
霍去病
公孙贺
李沮
李蔡
张次公
苏建
赵信
张骞
赵食其
韩说
郭昌
荀彘
路博德
赵破奴
公孙弘
主父偃
司马相如
淮南厉王刘长
衡山王刘赐
汲黯
郑当时
太史公
刺客
循吏
儒林
酷吏
游侠
佞幸
滑稽
日者
货殖
其他
赵奢
赵奢(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马服君赵奢墓坐落在邯郸市区西北十五公里处的紫山。
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奢曾对平原君赵胜提过自己曾经亡命入燕[1] ,得到燕王信任,被任命为上谷守
秉公执法: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家而不遵奉公家的法令,就会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2]
阏与破秦
秦国进攻赵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3]
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4]
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死刑。”赵奢说:“等回邯郸以后的命令吧。”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赵奢同意,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夹击秦军。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5]
赵惠文王赐给赵奢的封号是马服君,并任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6] 由于赵奢受封“马服君”。其子孙遂以“马服”为姓,后改单姓“马”。是马姓的重要来源。
知子之明赵奢作为良将,有着高尚的品格。他不循私情,“受分之日,不问家事,”其子赵括少学兵法,言兵事,聪明强识,自认为“天下莫能当”。但仅记书本,并无实践。赵奢以此“不谓善”,他忧虑地对妻子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而他的忧虑,最终得到应验。赵奢死后,赵括为将,果然在长平之战大败于秦军,为秦军所杀,赵军全军覆没被坑杀四十余万。
贾谊:“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桓宽:“公族不正则法令不行,股肱不正则奸邪兴起。赵奢行之平原,范雎行之穰侯,二国治而两家全。”[8]
谷永:“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9]
曹操:“赵奢、窦婴之为将也,受赐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10]
徐钧:“北山据险最能兵,中外俱闻马服名。满谓将门还出将,不知有子误长平。”[11]
陈元靓:“国之治乱,内系乎相。国之强弱,外系乎将。 赵之马服,雄严贞谅。吏干着闻,兵铃晓畅 。军赏斯罄,家事攸忘。鬪鼠既觧,晏爵何让 。廉蔺周列,季孟相望。知子之明,至公光亮。”[12]
唐甄:“白起、赵奢、乐毅之属,神于用兵,所向无敌。”[13]
黄道周:“赵奢田吏,原不临戎。秦困阁与,其势甚雄。赵欲往救,颇辞乘同。奢独譬之,两鼠穴中。将勇者胜,因备折冲。久淹不进,忽尔猝攻。妄谏者死,善谏者客。北山先据,故成大功。廉蔺并列,马服受封。徒读父书,兵变不通。长平坑卒,母已先供。朝廷选将,慎匆名从。”


渭南师范学院信息办暨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