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幽缪王赵迁

赵王迁,又称赵幽缪王,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的最后一位国君,赵悼襄王(赵偃)的儿子,公元前235-前228年在位。

 

 

灭赵 :
赵幽缪王二年(公元前234年),秦王政派将军桓齮进攻邯郸外围的军事据点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赵国权臣郭开推荐的将军扈辄引大军来救,被桓齮大败,扈辄阵亡,赵军被斩首十万。次年,桓齮攻下了平阳和武城(今磁县西南)。
桓齮是秦王政亲自提拔的秦军高级将领,凭借这一系列的战功,桓齮已经成为了秦军胜利的象征。
由于通过太行山逼近邯郸的孔道已被秦军打通,上党作为邯郸屏障的作用就失去了。于是,李牧率领赵国的边防军退保邯郸。
赵幽缪王三年(公元前233年),声威如日中天的秦国将军桓齮出井陉,进攻赵国的赤丽、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意欲深入赵国腹地,从邯郸防守空虚的背后直捣邯郸,一举灭亡赵国。
 降秦 :
秦王政一十七年(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
秦王将赵王迁流放房陵。赵王迁到房陵后,住在城北一个茅屋里,想起自己听信谗言,错杀李牧,导致国破家亡,被流放到深山老林之中,悔恨交加。赵王迁在房陵思念故乡,常到山顶北望,他把思乡之愁,化作山木之讴,闻者莫不陨涕,不久,赵王迁饿死在茅屋里。

 

 

赵幽缪王七年,秦国派出名将王翦再次发动了对赵国的战争。兵来将挡,赵国派出了李牧为主将、司马尚为副将的强大阵容出战。王翦虽然是当世名将,可是也怕李牧,李牧不仅创造了大破匈奴单于、斩首十余万的辉煌战绩,而且在与秦国的对抗当中也一直保持着不败的纪录。李牧在与王翦的对抗当中,不仅数次挫败了这位秦国的名将,而且还斩杀了上次在李牧手中逃脱了的秦将桓齮。
身为与白起并称的秦国名将,王翦居然在李牧面前占不到半点便宜,这让王翦很没有成就感,也很郁闷。王翦意识到李牧就是拦在自己面前的一道无法跨越的障碍,只要李牧在,王翦就无法继续自己的职业辉煌,秦国就无法完成征服赵国、统一六国的战略计划。不过名将这种人才不仅需要在战场上较量,也需要在战场以外较量。在战场上王翦虽然战胜不了李牧,但是在政治王翦却比李牧成熟,他很快就想到田单对付乐毅的老办法——离间计。与田单的离间计相比,王翦的离间计实际上并不高明,因为当时李牧对于赵国这栋危房来说,几乎就是最后的承重栋梁,按理说要让赵幽缪王亲手砍了这根栋梁似乎很难做到。不过王翦还是做到了。他知道如果自己派人去造谣或者编个故事创作一个民歌来忽悠,恐怕很难动摇赵幽缪王,于是他想到了赵幽缪王的亲信郭开。郭开让赵王特使编瞎话骗赵悼襄王废掉廉颇靠的是黄金开路,王翦让郭开编瞎话骗赵幽缪王废掉李牧也不可能另辟蹊径。有钱能使鬼推磨,郭开收到了王翦的黄金,马上就开始造谣了:“李牧、司马尚欲与秦反赵,以多取封于秦。”李牧当时已经是武安君了,这样的封号不仅是战国时期针对做出杰出贡献人才的终生成就奖,更意味着世代可以依靠的经济基础。可是郭开偏偏说李牧和司马尚是为了多得到分封就企图叛国投敌,这样的说法实在缺乏说服力。如果是正常的老板听到这样的小报告,至少应该让郭开出示证据,可是赵幽缪王不是正常的老板,而是亡国之君,所以赵幽缪王马上就相信了郭开的说法,下令免去李牧的职位,派出了赵葱和颜聚两位将军去前线代替李牧。

 

 

渭南师范学院信息办暨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西安鼎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