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
世家
列传
伯夷
叔齐
管仲
晏婴
老子
孟子
庄子
申不害
韩非
司马穰苴
孙武
孙髌
吴起
伍子胥
商鞅
苏秦
苏代
张仪
陈轸
犀首
樗里子
甘茂
穰候
白起
王翦
邹忌
邹衍
淳于髡
慎到
荀卿
公孙龙
李悝
墨翟
孟尝君
平原君
虞卿
信陵君
春申君
范睢
蔡泽
乐羊
乐毅
乐乘
廉颇
蔺相如
赵奢
李牧
田单
君王后
鲁仲连
邹阳
屈原
贾生
吕不韦
李斯
赵高
蒙骜
蒙毅
张耳
张敖
魏咎
魏豹
彭越
黥布
韩信
韩王信
卢绾
田儋
田荣
樊哙
郦商
夏侯婴
灌婴
张苍
周苛
周昌
任敖
申屠嘉
郦食其
陆贾
傅宽
靳歙
周緤
刘敬
叔孙通
季布
季心
栾布
袁盎
晁错
张释之
冯唐
万石君石奋
卫绾
直不疑
周文
田叔
扁鹊
淳于意
吴王刘濞
武安侯田鼢
灌夫
韩安国
李广
卫青
霍去病
公孙贺
李沮
李蔡
张次公
苏建
赵信
张骞
赵食其
韩说
郭昌
荀彘
路博德
赵破奴
公孙弘
主父偃
司马相如
淮南厉王刘长
衡山王刘赐
汲黯
郑当时
太史公
刺客
循吏
儒林
酷吏
游侠
佞幸
滑稽
日者
货殖
其他
淳于意
淳于意(约公元前205—150),古代医家名。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姓淳于,名意。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后因故获罪当刑,其女缇萦上书文帝,愿以身代,得免。《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淳于意从小就爱好医学,他拜淄川人公孙光为师,向他学习医术。公孙光见他十分好学,见解高明,夸奖他日后能成为国医。公孙光把自己的医术和收藏的药方全部传授给淳于意,又推荐他给临淄名医公乘阳庆做了徒弟。当时,阳庆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家里很富有,虽然医术高明,但很少看病,也不收徒弟。淳于意聪明好学,殷勤懂事,对老师侍奉得很周到,阳庆就把黄帝和扁鹤的脉书以及药剂理论全部教给了淳于意。第一年,他学习了老师传授绝他的《脉书》、《上经》、《下经》,对脸色诊病术、听诊术、揆度阴阳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琢磨,不断得出自己的见解。到了第二年,淳于意开始试着给人看病,虽然有了效果,但效果还不精到。到了第三年,淳于意开始独立为人治病、判断病人的愈后效果,达到了灵验、精确的程度。他终于学成出徒了。
淳于意医术精湛,决断病人生死多有应验,医治病人能达到起死回生的奇妙效果,人们都说他是神医。一些地方官吏甚至朝廷官员都想把他留在身边专门为官府服务。当时,赵王、胶西王都来请他去。他不肯依附权贵,采取迁移户籍和到全国各地行医的方法来推托。因此,得罪了一些权贵。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有人向皇帝告了一状,淳于意被判为肉刑,押解到都城长安。淖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毅然跟随父亲去了长安,面见文帝,替父亲伸冤。汉文帝下诏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罪,还废除了肉刑。缇萦救父的故事,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从此淳于意彻底脱离了官场,专事于一心一意为民行医,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
淳于意活了七十多岁,大约于公元前140年离开了人世。他死后,被安葬在了南依群山,东临时水,风景优美的临淄夏庄村西南。
成就
1.在诊法中重脉诊,同时认为“脉法不可胜验”。强调脉证合参。在25例病案中,其中20例是靠诊脉判定病情的。他应用寸口切脉法。惯常先望诊,后切脉,合参验证,如齐丞相舍人奴的病,“臣意见之食闺门外,望其色有病气。”仓公认为:“古圣人为之脉法,以起度量,立规矩,县权衡、案绳墨、调阴阳,别人之脉各名之,与天地相应,参合于人,故乃别百病以异之,有数者能异之,无数者同亡。然脉法不可胜验,诊疾人以度异之,乃可别同名,命病主在所居。”
2.治疗上针药并用。在淳于意所述治愈的15例病案中,有11例是用药,如用火剂汤(为一种具有清热降气、利小便、通大便的通闭解结剂)治涌疝,热病、风瘅客脬病。用药酒治风蹶、用莨菪药一撮以酒饮之催产,以柔汤治肾濡腰痛、以窜药治月经不调,用芫花一撮饮服驱杀蛲虫,用火剂(米)汁(粥)治洞泄、痹症。此外,尚有两例用针灸治疗,如:“刺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属于一种补法)。治足心热。还有针灸与外治法合用以及针药并用的治疗案例等,这种疗法都为后世许多医家的经验证明。有其较高的科学性。例如:用凉水拊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治郁热上冲。用先灸左阳明经,再服苦参汤治龋齿牙痛。灸足蹶阴之脉左右各一所,用火剂汤治愈气疝。淳于意在其医疗实践中,还针对病因倡导用体育疗法治疗肥胖病,用物理疗法冷敷降温。他反对庸医滥用药、针、灸,坚持反对服石。
淳于意不但是一个著名的医学家,而且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广收弟子,精心传授。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宋邑、冯信、唐安、高期、王禹、杜信等人,是秦汉时期文献记载中带徒最多的一位医家,为医学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说:“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中古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渭南师范学院信息办暨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版权所有